农历鸡年春节里,和鸡有关的一切都成了网红,微信聊天时,不发点和鸡有关的表情,都落伍啦,其中就包括一枚“鸡蛋”

是不是觉得很熟悉?对的,就是这组可爱的“汪蛋”表情包,它的原创者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汪泠,今年的这套已经是“汪蛋”系列第四套啦。
当然大学生也是最爱使用表情包的群体,日前,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对全国5000多名大学生发起关于表情包的调查,其中88%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社交软件的聊天中,会使用表情包,37%的受访者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表情包的频率“很高,聊天离不开表情”,51%的受访者表示“表达情绪或有其他需要时使用”。
在微信表情包的世界里,“汪蛋”可是个明星,早在2013年,第一套“汪蛋”系列表情包就红遍大学校园。而到了这个春节,第四套“汪蛋”表情包一出来,又一次刷红了大学生微信群。
在汪泠的设计里,“汪蛋”是一枚又软又萌又糯又蠢又呆的鸡蛋,“主要是为了表现性格特点来设计的,QQ弹弹又蠢萌。”她透露,自己的很多灵感来源于生活,平时与朋友聊天时一些很有趣的细节,以及某些可爱的动作,就会画下来。
汪泠从小喜欢画画,大学时绰号叫“汪蛋”,所以她创作的表情包就用了这个名字,“这次上线的‘汪蛋’是第三和第四套,在大小、表情等方面有不少改变。”汪泠说,“之前两套在微信上还蛮受欢迎的,大约有8万人次打赏,一次打赏大约2元钱。这次这两套刚刚上线,打赏的人还并不是很多,大约一两千。”
新媒体时代,无论在微信聊天还是微博发文,发个表情似乎很普遍。还有不少学生表示会使用“表情包”聊天,他们感慨多元包容的交流会消弭隔阂。
“读图成为视觉首选时,表情包代表一种表达意思,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们心理上和行为模式上的需要。”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的罗老师说,“有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或者有些意思不太好表达,用个表情包就很方便,而且比较含蓄。”